做Shopee跨境电商2年多,我们团队从马来西亚站1家小店起步,慢慢拓展到5家店铺(马来西亚2家、新加坡2家、印尼1家),主打母婴用品和家居百货。本想着多账号布局能覆盖更多东南亚市场,结果前一年却因为账号问题屡屡碰壁:马来西亚站1家店铺因“设备关联”被封,冻结货款3.8万;新加坡站2家账号因“异常登录”被限流,618大促期间流量掉了80%,损失超5万订单;印尼站账号更因环境不稳定,新品上架审核次次失败,运营4个月都没打开销路。最开始我们以为是选品或价格没竞争力,反复调整供应链、降低利润空间,甚至主动参与平台促销活动,可账号问题还是没解决。后来找Shopee官方客户经理咨询,对方看了我们的账号登录记录后提醒:“多账号共用设备、IP频繁变动,是触发平台风控的主要原因。”直到去年初,我们把所有账号的运营数据、设备信息整理复盘,才意识到:Shopee对多账号环境的监管比想象中严格,忽略环境隔离,再努力的运营也会事倍功半。一、Shopee多账号踩坑实录:这4个错误让我们错失旺季现在回头看,前一年的账号管理完全是“粗放式操作”,每个错误都精准踩中Shopee的风控红线,也让我们摸清了平台的监管逻辑
做Lazada跨境电商2年,我们团队从泰国站1家店铺,逐步拓展到3家(泰国2家、越南1家),主打美妆护肤和家居清洁品类。本想着多账号布局能抢占东南亚美妆市场份额,结果前一年却因为账号问题屡屡受挫:泰国站1家店铺因“设备关联”被冻结,压了3.5万货款;越南站账号因“异常登录”被限制上新,错过双11大促,损失超2.8万订单;泰国站另1家账号更因环境不稳定,店铺权重持续下降,自然流量只剩之前的三分之一。最开始我们以为是产品合规出了问题,反复核查化妆品备案、成分标注,甚至花钱请当地机构做质检,结果都没问题。后来又怀疑是物流时效不达标,换了3家当地物流商,可账号限制还是没解除。直到去年初,我们把所有账号的登录记录、设备信息整理给Lazada第三方服务商分析,才发现问题根源——我们忽略了Lazada对多账号“环境隔离”的核心要求,共用设备、IP频繁变动,这才导致账号反复触发风控。一、Lazada多账号踩坑实录:这3个错误让我们错失大促现在回头看,前一年的账号管理完全是“凭经验操作”,每个错误都精准踩中Lazada的风控红线,也让我们摸清了平台对多账号的监管逻辑:1. 多账号“共用电脑+网络”,关联
做Wish跨境电商2年半,我们团队从美国站1家店铺,拓展到4家(美国2家、欧洲1家、东南亚1家),主打平价服饰和家居小百货。本想着多账号布局能覆盖不同市场需求,结果前一年却因为账号问题屡屡碰壁:美国站1家店铺因“设备关联”被限流,新品审核通过率从80%降到20%;欧洲站账号因“异常登录”被限制收款,压了2.6万货款;东南亚站账号更因环境不稳定,运营5个月都没达到平台的正常销售权限,订单量始终上不去。最开始我们以为是产品定价或物流时效出了问题,反复调整价格策略、更换物流渠道,甚至主动降低利润参与Wish的平台活动,可账号问题还是没解决。后来咨询Wish官方认证的服务商,对方分析我们的账号数据后说:“多账号共用设备、IP频繁变动,是导致账号触发风控的主要原因,Wish对多账号的环境隔离要求比想象中严格。”直到去年中旬,我们把所有账号的登录记录、设备信息整理复盘,才意识到忽略环境管理,再努力的运营也没法让账号稳定下来。一、Wish多账号踩坑实录:这3个错误让我们损失惨重现在回头看,前一年的账号管理完全是“粗放式操作”,每个错误都精准踩中Wish的风控红线,也让我们摸清了平台对多账号的监管逻辑
做亚马逊跨境电商3年,我们团队从美国站1家小店起步,慢慢拓展到3家店铺(美国2家、日本1家),主打户外露营装备和家居收纳品类。本想着多账号布局能分散风险,结果前两年却因为账号问题走了不少弯路:美国站1家店铺因“设备关联”触发长期审核,货款冻结6.3万;日本站账号因“异常登录”被限制销售,错过樱花季旺季,损失超3.5万订单;美国站另1家账号更因环境不稳定,新品上架后频繁触发二次审核,运营半年都没打开市场。最开始我们以为是产品认证出了问题,反复核查露营装备的安全资质、收纳用品的合规证明,甚至花钱请第三方机构做检测,结果都符合平台要求。后来又怀疑是Listing文案有违规词,逐字逐句优化标题、详情页,可账号审核还是没通过。直到去年初,我们把所有账号的登录记录、设备信息整理给亚马逊申诉专家分析,才发现问题根源——我们忽略了亚马逊对多账号“环境纯净度”的严格要求,共用设备、IP频繁变动,导致账号被系统判定为“高风险运营主体”。一、亚马逊多账号踩坑实录:这3个错误让我们陷入资金困境现在回头看,前两年的账号管理完全是“盲目操作”,每个错误都精准踩中亚马逊的风控红线,也让我们摸清了平台对多账号的监管逻
做独立站跨境电商3年,我们团队从美国市场1家站起步,逐步拓展到5家店铺(美国2家、欧洲2家、澳洲1家),主打户外装备和家居智能品类。本想着多账号布局能分散平台依赖、抢占不同区域市场,结果前两年却因为账号问题屡屡受挫:美国站1家店铺因“设备关联”被PayPal限制收款,压了4.8万货款;欧洲站2家账号因“异常登录”被谷歌判定为“低信任站点”,自然流量直接腰斩;澳洲站账号更因环境不稳定,Facebook广告账号频繁被封,推广投入全打了水漂。最开始我们以为是独立站搭建技术出了问题,反复优化网站加载速度、调整支付接口配置,甚至换了3家建站服务商,可支付限制和流量问题还是没解决。后来又怀疑是目标市场选品偏差,调研后调整了品类结构,结果依旧收效甚微。直到去年初,我们把所有账号的登录记录、设备信息整理给跨境独立站运营专家分析,才发现问题根源——我们忽略了独立站多账号对“环境隔离”的核心要求,共用设备、IP频繁变动,导致支付平台和搜索引擎判定账号为“高风险运营主体”。一、独立站多账号踩坑实录:这3个错误让我们损失超10万现在回头看,前两年的账号管理完全是“盲目操作”,每个错误都精准踩中独立站运营的风控
做亚马逊跨境电商3年,我们团队从最初1家美国站店铺,慢慢拓展到4家(美国2家、欧洲1家、日本1家),主打3C配件和智能家居品类。本想着多账号布局能抢占更多市场份额,结果前两年却因为账号问题走了很多弯路:美国站1家店铺因“设备关联”被封,冻结货款4.2万;欧洲站账号因“异常登录”被限制销售权限,错过黑五旺季,损失超3万订单;日本站账号更是因为环境不稳定,新品审核次次失败,运营半年都没打开市场。最开始我们以为是产品合规出了问题,反复核查商品认证、Listing文案,甚至花钱请第三方机构做合规检测,结果都没问题。后来又怀疑是竞品恶意投诉,找亚马逊招商经理申诉,对方却提示“建议检查账号登录环境和操作规范”。直到去年初,我们把所有账号的登录记录、设备信息整理出来,才发现问题根本不在产品或竞争,而是我们忽略了亚马逊对多账号管理的核心要求——环境隔离和操作规范,这才导致账号频繁触发风控。一、亚马逊多账号踩坑实录:这4个错误让我们损失惨重现在回头看,前两年的账号管理完全是“凭感觉操作”,每个错误都精准踩中亚马逊的风控红线,也让我们摸清了平台对多账号的监管逻辑:1. 多账号“共用设备+网络”,关联风险藏
做TikTok Shop跨境电商2年,我们团队从最初1家英国站账号,拓展到5家(英国2家、美国2家、东南亚1家),主打家居好物和潮流饰品类目。本想着靠短视频流量快速起量,结果前一年却因为账号问题屡屡碰壁:英国站1家账号因“设备关联”被禁售7天,错过一款收纳盒的爆款窗口期,损失超2.5万订单;美国站2家账号因“异常登录”被限流,视频播放量从10万+掉到几千;东南亚站账号更因环境不稳定,开播权限被临时冻结,前期积累的3万粉丝几乎流失。最开始我们以为是内容质量出了问题,反复优化视频脚本、调整带货节奏,甚至花钱请达人合拍,可账号问题还是没解决。后来咨询TikTok Shop官方服务商,对方看了我们的登录记录后说:“多账号共用设备、IP频繁变动,是触发风控的主要原因。”直到去年中旬,我们把所有账号的运营记录整理复盘,才意识到:TikTok Shop对账号环境的敏感度远超想象,忽略环境隔离和操作规范,再优质的内容也没法变现。一、TikTok Shop多账号踩坑实录:这3个错误让我们错失爆款现在回头看,前一年的账号管理完全是“粗放式操作”,每个错误都精准踩中TikTok Shop的风控点,也让我们摸
去年下半年,我们团队入局TikTok Shop英国和美国站点,做家居好物类目的短视频带货,一口气开了4个账号。本来靠着几条爆款视频攒了近10万粉丝,眼看就要迎来订单爆发,结果短短1个月内,3个账号先后被“禁售商品”,其中2个账号直接限制直播功能——刚好错过我们主推的一款收纳盒的销售窗口期,光预估损失就超8万。最开始我们以为是视频内容违规,反复检查带货脚本、产品展示方式,甚至把账号交给平台服务商审核,结果说内容没问题,问题可能出在账号登录和管理上。一筹莫展的时候,认识了一位做TikTok Shop一年多的前辈,他听完我们的操作方式,直摇头说“你们这是在踩平台的红线”,还推荐了他一直在用的AdsPower指纹浏览器,说能解决多账号环境隔离的问题,这里也分享给大家:一、那些让账号栽跟头的“致命操作”现在复盘,当时的管理方式简直是“风控重灾区”,每一个细节都在触发TikTok Shop的安全机制:1. 4个账号“挤”在两台电脑上,关联风险一触即发为了方便协作,我们把4个账号分给两个运营,每人用一台电脑管理2个账号,用普通浏览器切换登录——完全不知道TikTok会通过电脑的硬件指纹(比如网卡MA
这两年做跨境电商,从亚马逊到Shopee,再到TikTok Shop,我们团队前后在5个平台开了12家店铺,卖过3C配件、家居用品,也试过美妆个护。本以为多平台布局能分散风险,结果却因为账号问题栽了好几次跟头:亚马逊2家店铺因“关联”被封,冻结货款5万多;Shopee 3家店铺因“异常登录”限流,错过旺季;TikTok Shop 1家账号直接被禁售,眼睁睁看着爆款断了销路。最开始总觉得是平台规则太严,要么归咎于“运气不好”,直到去年下半年,连续3家店铺出问题后,我们才停下来复盘——原来不是平台针对,而是我们在多账号管理上犯了很多“想当然”的错。后来调整了登录和运营方式,现在10家店铺稳定运营,月销比之前翻了近2倍,总算明白:做跨境多平台,账号安全才是最该守的底线。一、那些让我们损失惨重的“账号坑”现在回头看,之前的操作简直是在“玩火”,每个平台的风控点虽然不同,但核心问题都集中在这3个方面:1. 图方便“共用设备”,关联风险一牵一串最开始为了节省成本,把同平台的多个账号都放在一两台电脑上运营,用普通浏览器切换登录。直到亚马逊店铺被封时,服务商才告诉我们:平台会通过电脑的硬件信息(比如主
这三年做跨境电商,从独立站到Lazada,再到Wish,我们团队前后布局了8个店铺,卖过户外装备、母婴用品,也试过美妆工具。本想着多铺赛道能多赚点,结果前两年却因为账号问题反复栽跟头:独立站2个账号因“设备关联”被PayPal限制收款,压了3万货款;Lazada 3家店铺因“异常登录”错过大促,损失超5万订单;Wish 1家账号直接被限流,运营半年的店铺几乎成了“死店”。最开始总觉得是自己运气差,要么怪平台规则太苛刻,要么觉得是选品没踩中风口。直到去年底,把所有出问题的账号整理出来复盘,才发现不是外部原因,而是我们在多账号管理上犯了太多“低级错误”。后来重新调整运营方式,现在6家店铺稳定出单,月销比之前翻了1.5倍,才算真正明白:做跨境多账号,“稳”比“快”重要一百倍。一、那些让我们白扔钱的“账号坑”现在回头看,前两年的操作简直是“风控重灾区”,每个坑都让我们付出了真金白银的代价:1. 图省事“共用设备”,关联风险一犯再犯最开始为了节省办公成本,把同平台的多个账号都放在1-2台电脑上运营,用普通浏览器切换登录。直到独立站账号被PayPal限制时,服务商才告诉我们:不管是PayPal还是
这两年做跨境电商,从亚马逊到TikTok Shop,再到独立站,我们团队前后开了10家店铺,涉及3C、家居、美妆三个类目。本想着多账号布局能分散风险,结果前一年半却因为账号问题频繁碰壁:亚马逊2家店铺因“设备关联”被封,冻结货款6万多;TikTok Shop 3家账号因“异常登录”被限流,错过黑五旺季;独立站1家账号直接被支付平台限制,客户付的货款无法到账,相当于白忙活3个月。最开始我们总在找外部原因,觉得是平台规则太严,或是竞品恶意投诉,甚至怀疑选品方向错了。于是反复调整供应链、优化产品详情页,还花了不少钱做推广,可账号问题还是没解决,反而因为频繁申诉浪费了大量时间。直到去年底,团队坐下来把所有出问题的账号记录整理一遍,才发现所有问题的根源,都指向了我们忽略的“多账号管理细节”——登录环境混乱、操作不规范,才让账号反复触发平台风控。一、跨境多账号运营的6个“致命坑”,我们全踩了现在回头看,前一年半的运营简直是在“盲人摸象”,每个坑都让我们付出了真金白银的代价:1. 多账号“共用设备”,关联风险一牵一串为了节省办公成本,我们把同平台的多个账号都放在2台电脑上运营,用普通浏览器切换登录。
这两年做跨境电商,从Shopee到Lazada,再到独立站,我们团队前后开了9家店铺,涉及家居、母婴、户外三个类目。本想着多账号布局能分散风险、扩大收益,结果前一年却因为账号问题频繁受挫:Shopee 2家店铺因“设备关联”被封,积累的800多意向客户全流失;Lazada 3家账号因“异常登录”错过618大促,损失超4万订单;独立站1家账号被支付平台限制收款,压了2.5万货款,运营半年的店铺差点停摆。最开始我们总在外部找原因,觉得是平台规则太苛刻,或是竞品恶意举报,甚至怀疑选品没踩中市场需求。于是反复调整供应链、优化产品详情页,还花了不少钱做站外推广,可账号问题还是没解决,反而因为频繁申诉浪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。直到去年底,团队把所有出问题的账号记录整理出来复盘,才发现所有问题的根源,都指向了我们忽略的“多账号管理细节”——登录环境混乱、操作不规范,才让账号反复触发平台风控机制。一、跨境多账号容易被封、限流?这5个坑我们全踩了现在回头看,前一年的运营简直是在“踩雷”,每个坑都让我们付出了真金白银的代价,也让我们摸清了平台风控的核心关注点:1. 多账号“共用设备”,关联风险一牵一串为了节省
去年年初,我们团队瞄准东南亚美妆市场,在 Lazada 开了泰国、越南、菲律宾 3 家店铺。本来想着赶在双 11 大促前把店铺流量做起来,冲一波销量回本,结果大促前 1 个月,麻烦事接连找上门:泰国店铺先是被提示“设备关联风险”,没等我们申诉就直接冻结;紧接着越南店铺又因“异常登录”被限制上新,连大促报名入口都进不去;最后只剩菲律宾店铺能正常运营,但也因为之前共用过登录设备,被标记“高风险账号”,流量少得可怜。那阵子我们急得团团转,双 11 是东南亚电商的重头戏,光是提前准备的库存就压了 10 多万,要是没法参与大促,这些货很可能砸在手里。最开始我们以为是商品合规出了问题,把 3 家店铺的所有商品链接、详情页文案都翻了一遍,从成分标注到宣传用语,逐字逐句核对,甚至找了平台招商经理帮忙检查,结果说商品没问题,让我们排查账号登录和管理的问题。后来跟做 Lazada 3 年的老同行吃饭,才知道我们在多账号管理上犯了很多“想当然”的错,这些小细节恰恰是平台风控的重点。同行还跟我们分享了他一直在用的账号管理工具,说能解决环境隔离和关联问题,还给了专属的推荐链接,也就是现在我们一直在用的 AdsP
去年我们团队做跨境美妆品类,计划靠谷歌广告打开欧美市场,前后准备了 2 个月,申请了 4 个谷歌广告账号,结果 3 个刚提交审核就被拒,剩下 1 个勉强通过,投了不到 1 周就因 “异常操作” 被暂停,前期花的 5 万投流预算全打了水漂。最开始我们以为是广告素材、落地页有问题,反复修改了 3 版,结果新账号还是被拒。直到后来和做跨境广告的前辈聊,才发现问题根本不在前端内容,而在我们忽略的 “账号登录和管理细节” 上。调整方式后,不仅新账号顺利通过审核,投流 ROI 也慢慢做到了 1:3,现在 3 个广告账号稳定投放,总算不用再为 “账号被拒” 发愁。一、谷歌广告账号频繁出问题?这 3 个 “隐形坑” 我们全踩了最开始做谷歌广告多账号,我们没经验,用的还是 “常规操作”,现在回头看,每一步都踩在了谷歌的风控点上:1. 多账号共用 “一套环境”,一查一个准为了方便管理,4 个谷歌广告账号全在同一台电脑上操作,用普通浏览器切换登录 —— 当时不知道,谷歌会通过 IP 地址、浏览器缓存、设备硬件信息,把这些账号 “串” 起来。其中 1 个账号因落地页链接错误被标记 “低质量账号”,连带其他 3
去年下半年,我们团队一头扎进独立站跨境赛道,选了客单价不低的户外露营装备 —— 从选品、建站到投流,每一步都反复琢磨,本以为 3 个月就能回本,结果半年下来不仅没盈利,还亏了 8 万。不是产品没人要,投流带来的点击量也不算低,问题全出在 5 个独立站账号上:2 个因 “异常登录” 被 PayPal 限制收款,3 个因 “设备关联” 被谷歌标为 “高风险网站”,广告投不了、订单收不到,好不容易攒的流量全成了 “无效访问”。那段时间,我们天天开会复盘,从 Listing 优化、物流时效到客户服务翻来覆去查,最后才发现,真正拖垮生意的,是我们最没放在心上的 “多账号管理”。直到后来调整了账号登录和操作方式,才慢慢把生意拉回正轨,现在 3 个账号稳定出单,月流水终于突破 15 万。一、踩过的 3 个 “致命坑”:原来多账号运营最忌 “图省事”最开始做独立站,我们总觉得 “把前端运营做好就行”,账号管理能省则省,结果用的操作方式全是平台风控的 “雷区”:1. 多账号共用一台电脑,一关联就是 “连锁反应”为了节省办公成本,5 个独立站账号全在同一台电脑上运营,用普通浏览器切换登录 —— 当时根本不
去年下半年,我们团队一头扎进独立站跨境赛道,选了客单价不低的户外露营装备 —— 本来算着 3 个月回本,结果半年下来不仅没盈利,还亏了 8 万。不是产品没人要,也不是投流没效果,而是手里 5 个独立站账号接二连三 “掉链子”:2 个因 “异常登录” 被 PayPal 限制收款,3 个因 “设备关联” 被谷歌标为 “高风险网站”,广告投不了、订单收不到,好不容易攒的流量全白费。那段时间我们天天复盘,从选品、建站到投流翻来覆去查,最后才发现,问题根本不在前端运营,而在最容易被忽略的 “多账号管理” 上。直到后来用了 AdsPower 指纹浏览器规范环境和操作,才慢慢把生意拉回正轨,现在 3 个账号稳定出单,月流水终于突破 15 万。一、独立站多账号运营的 3 个 “致命坑”,我们全踩了最开始做独立站,我们总觉得 “只要网站能打开、能收款就行”,没把账号管理当回事,用的还是 “省钱但危险” 的操作模式,现在想想全是教训:1. 多账号共用设备,一关联就是 “全军覆没”为了节省办公成本,5 个独立站账号全在同一台电脑上运营,用普通浏览器切换登录 —— 当时根本不知道,谷歌、PayPal 这类平台
去年年初,我们团队咬牙开通了 3 个亚马逊店铺,专门做家居品类 —— 本来想着趁旺季冲一波销量,结果刚运营 2 个月,1 个店铺就因为 “账号关联” 被永久封禁,库存积压、Listing 下架,光滞销成本就亏了 5 万多。没等我们缓过来,3 个月后另一个店铺又因 “登录环境异常” 被临时冻结,错过 Prime Day 大促,直接损失近 10 万。那段时间,我们一边申诉一边复盘,才发现问题全出在 “店铺管理的基础环节”。直到用了 AdsPower 指纹浏览器,不仅解决了所有风控隐患,还把剩下的 1 个店铺做到了月销 20 万,后来又安全扩了 2 个新店铺,再也没踩过封店的坑。一、亚马逊店铺接连 “翻车”:这 2 个致命错误,很多卖家都在犯最开始做亚马逊,我们总觉得 “只要产品好、运营到位,就不怕出问题”,结果忽略了账号安全的核心 ——环境和关联,踩了两个让我们追悔莫及的坑:1. 账号关联:1 个店铺出问题,2 个店铺被 “连坐”为了节省成本,我们 3 个亚马逊店铺共用 1 个办公网络 IP,运营在同一台电脑上用普通浏览器切换登录 —— 当时根本不知道,亚马逊的 “关联检测” 比想象中严格
去年下半年,我们团队扎进了 TikTok 跨境电商赛道 —— 本来想着靠短视频带货打开海外市场,结果头 3 个月就栽了大跟头:8 个运营了 1 个多月的账号接连被封,其中 2 个已经积累了 5 万 + 粉丝,马上要开始直播带货,一夜之间全没了。运营组盯着封禁通知懵了:内容没违规、没刷粉,怎么就突然封号了?复盘了整整一周才发现,问题全出在账号管理和登录环境上。直到用了 AdsPower 指纹浏览器,才彻底解决了风控问题,现在 30 多个账号稳定运营,再也没出过封号事故。一、账号接连被封的 3 个 “致命原因”,原来我们踩了所有坑最开始做 TikTok 运营,我们没经验,想着 “能省则省”,结果用了最危险的操作方式:1. 多账号共用 IP,一封就是 “连带处罚”为了节省成本,我们 8 个 TikTok 账号共用 2 个 IP 地址,运营人员在同一台电脑上用普通浏览器切换登录 —— 现在才知道,TikTok 后台早就通过 IP 地址把这些账号 “关联” 起来了。其中 1 个账号因为误发了一条违规内容被警告,平台顺着 IP 一查,直接把共用这个 IP 的 4 个账号全封了,连申诉的机会都没有。
WhatsApp作为全球月活超20亿的通讯工具,已成为外贸人开发客户的“黄金渠道”。然而,许多新手在注册时卡在验证码环节,养号稍有不慎就被封禁,更因缺乏高效获客方法而错失订单。本文将从注册、养号、防封以及获客这四个方面,助你规避风险、提升效率。建议收藏!如何注册WhatsApp账号?1.下载安装iOS端:打开App Store,搜索“WhatsApp”,找到官方应用后点击“获取”进行下载。下载完成后,打开应用,系统会自动引导你进入注册流程。Android端:打开Google Play商店,搜索“WhatsApp”,点击“安装”按钮进行下载。下载完成后,打开应用,按照提示进入注册页面。PC端:WhatsApp目前不支持直接在PC端注册账号。你需要先在手机端完成注册,然后通过扫描二维码将WhatsApp同步到PC端。访问WhatsApp Web,使用手机端的WhatsApp扫描二维码即可完成同步。2.手机号验证WhatsApp账号注册需要绑定一个手机号码,建议使用支持国际短信的实体SIM卡(推荐Google Voice、海外本地号码),输入“+国家代码+手机号”。通过短信注册:打开What
点击查看 2025 年出海热度一点没减,做跨境电商的、运营海外社媒的、投跨境广告的团队越来越多。但老问题还是绕不开 —— 账号风控。轻则功能被限,比如店铺没法上新、广告不能投放;重则直接封号,之前搭的运营框架、攒的用户粉丝全白费,甚至影响品牌在海外的口碑。想少踩这个坑,选对工具、用对方法是关键。像我们圈子里很多人都在用的AdsPower 指纹浏览器,就是专门解决出海多账号风控的,用着确实省心。一、出海账号风控核心痛点:为啥你家账号总出问题?不管是做亚马逊、Facebook,还是 TikTok、Google Ads,账号被风控,多半跑不出 “账号关联”“环境不稳”“操作不当” 这三个原因,都是我们日常运营里常碰到的坑:账号关联没躲掉:几个账号共用一个 IP,或者在同一台电脑上用同一个浏览器登,平台一查就知道是 “一人多开”,直接触发风控;登录环境不靠谱:浏览器版本乱选,比如亚马逊要 Chrome 120 以上,偏用个旧版本;IP 一会儿切美国、一会儿切日本,或者用的 IP 被平台标记过;Cookie 没保存好,每次登都像新设备,平台自然觉得可疑;手动操作太费劲:管十几个账号就手忙
admin